與你分享。
Monica的散文:【過程】一文刊登在2012年04月15日(日)中華日報副刊。
………………………………………………………………………………全文↓
尋常的一個清晨,我走進孩子的房間,原想幫那被主人積累多日的混亂桌面收拾收拾。出乎意外地,我在那散放錯落的書堆中,發現一張計算紙上塗鴉寫著<流浪者>:
「亙古的跫音
迴響
旅途的滄桑
寂寞的汪洋
秋心流不出海浪
步步迷茫
離不開跌宕
萬貫喚不回過往
昔時歡笑為餉
今日苦愁作糧
惟有細訴離家悲涼
飲不盡的愁觴」
我反覆咀嚼紙片上的詩文,心裡驚詫地想著,一個沒離過家的孩子寫流浪之歌,而且是如此的滄桑。到底什麼時候,他開始有了流浪的念頭?我往心底深處淘洗記憶,這個 17歲未滿的少年向來生活在眾多呵護的羽翼下,的確跟著父母去過一些異地旅行,而沒有父母陪同在場的經驗,最遠只到達上海,和姑姑、表哥、表姊一起出的門。那趟旅程一如每回和父母旅行一般,他笑臉燦爛,有股不解世事的單純快樂。回家來,聽他說起的點點滴滴,也都是有趣的見聞和人事,甚至還興奮地告訴我,他去了香港迪士尼樂園玩,有一天到遠房親戚家吃飯,老人家還倒了小酒讓他淺嚐一口試試味道,逗得大家笑呵呵,他還去逛了很多熱鬧的地方,看了很多新鮮,最後還貼心地買了個皮包回來送我。
旅行於他,從來都是好玩居多。偶有疲累,似也正常。我左思右想,想不出所以然。何以沒離過家的孩子會寫這麼惆悵的流浪者,莫非這「流浪之歌」是為賦新辭強說愁?那麼,我的孩子已然長大?他的心思已然有了愁,已然嚮往展開一趟旅程,屬於自己單獨的。
望著紙片上略顯潦草的字跡,我既憂且喜。我欣然領受孩子生命中出現該有的小愁緒,卻也心疼,流浪或者成長並不容易。然,也只有讓那顆心真切去流浪過,夠久夠遠之後他才會徹底懂得,流浪只是生命的一個過程。
於是,我把祝福包裹細細摺疊隨同<流浪者>,靜放在他的桌上。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