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_8483  
這句話來自《爸爸,我們去哪裡?》作者尚路易˙傅尼葉的訪談錄。
是作者談到自己兩個「與眾不同(殘障)」的孩子時,有感而發或者說體悟的話。
也是閱讀這本書,讓人感到憂傷卻又不忍直視的生命深層。
我想,一個身兼知名作家、電視劇編導˙˙˙,著作等身、作品連連獲得肯定的贏者圈的人,要面對自己兩個先天受限無法和自己分享一般家庭視為理所當然的種種點滴日常,那煎熬必然是我們無法想像的。
然,最終他用文字療癒自己,也用黑色幽默來重塑他心中摯愛的孩子的形象,也許,他希望世人記得的不是孩子天生的缺陷,而是他們與眾不同的生命內在質地的光華。他希望透過文字,讓我們看見他的孩子的好,而不只是世俗價值標準下的判定。
沒錯,他一職強調他喜歡用與眾不同來看待自己的孩子,而不願意使用殘障這樣的字眼。我想,這是為父者的慈愛,是那化不開的親情天性使然,儘管他也承認自己缺乏足夠的耐心去面對這樣的孩子。
如果你也想看看生命是否可以有更多不同的窗,不同的領略,或許可以讀一讀這本書吧。
尚路易˙傅尼葉的《爸爸,我們去哪裡?》,以及蕭裕奇的《追尋電車男孩的光》。我是在那本書的閱讀裡遇見《爸爸,我們去哪裡?》。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閱讀生活
    全站熱搜

    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5)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