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你分享。

Monica的散文創作:【笑拈秋光 】一文刊登在20111109()青年副刊

˙˙˙˙˙˙˙˙˙˙˙˙˙˙˙˙

如果說長夏的午後是屬於高駢的滿架薔薇香、和樓臺倒映的池塘,及那水晶簾動;而夏夜,屬於歌劇,屬於星辰,屬於晚風。那麼,醇和似酒的金秋,微涼的假日夜裡,是否該屬於雋永的宋詞?至少它讓我想起年少時愛讀的蘇東坡〈定風波〉:

「莫聽穿林打葉聲,何妨吟嘯且徐行,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簑煙雨任平生。料峭春風吹酒醒,微冷,山頭斜照卻相迎,回首向來蕭瑟處,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這是蘇軾謫居黃州時所作的詞,原是仕途不如意處境困頓的人,心念一轉,瀟灑看待際遇也就了然。無論是出遊遇雨,還是人生譬喻,終究是回望前塵,無風無雨也無晴。

初讀這詞就很喜歡,喜歡的原因其實也很簡單,約莫就是青春年歲裡無由的浪漫情懷,愛極那文字流動的美感,愛那字面所營造出來的一種遺世獨立的既孤獨又豁達的意境,彷彿在字裡行間可以看見一個旅人蒼茫佇立天地間,風聲、雨聲過眼不入、過耳不聞,而實際上卻又是心裡比誰都清楚,什麼都聽到、都看見了;雨林、竹杖、草鞋、簑衣,且歌且行,是何等曠達的器度,那真是再無可替的文人風骨詩心表率……說到底,那份喜愛或許多少還是帶有幾分風花雪月的心緒作祟。

儘管如此,我還真是死心塌地的愛著。好朋友因此拿毛筆抄錄在尋常的十行紙上贈與我,那手稿遂跟著我輾轉遷徙遊走多方。時至今日,我仍惜如珍寶,而友人則已入佛門修行十餘載,真是歲月匆匆啊!

如今再讀〈定風波〉,心情和昨日又不同,多了些生活的體會和生命的內斂,同時也更接近文人內在的堅持。曾想,要歷經多少的磨難困境,才能成就灑脫淡泊的心境?要走過多少生命的峰迴路轉,才能「見山又是山,見水又是水」呢?佛門內的朋友想必已修得高深禪定。而我,這一路的體悟想來仍甚粗淺,有待用功。

所幸,人生數十寒暑,或如短歌,或是長篇,雖沒個定數,總還有機會努力識得箇中真味。再說,了悟禪機本就非易事,強求不得,只能日日實踐。但願自己至少可以先學學蘇東坡的澹然處世,藉以理解他的「豁達」,如此,也就不枉年歲虛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