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與你分享。

Monica的散文:【發現故鄉˙遇見自己】 一文刊登在20130224()更生日報˙四方文學週刊。

………………………………………………………………………………全文↓

生活無法經常旅行,所以有機會聽別人說旅行的見聞是件快樂的事。特別是那旅行的城市,正是自己的故鄉。因此,周末假日無所謂風雨來不來,我走進一場作家現身談旅行分享旅途樂趣的講堂。

才坐定位,投影片上已經傳來蔡幸娟甜美的嗓音唱著「安平追想曲」。沒錯!這場主題要說的是作家的台南經驗。那是她生長的故鄉,也是她離開很久的地方。曾經她把那裏的一切存在視作理所當然,直到有一天,她忽然發現自己熟悉的地方改頭換面,她認知裡的路名、地標已經不再一如從前,恍然間,這個故鄉容顏似乎越變越陌生,讓她的內心五味雜陳。於是,她開始思索,關於故鄉台南的意義。

因緣際會,她透過文字書寫,經由人物訪談或者行腳踏查的回望,她終於從飲食習慣、古蹟茶湯,從老建築的新生、自然水文景觀的梳整、人文情感的關注,也從十方人我往來中,體會並看見府城古都的新生命,而在真切的此刻映現她眼中的台南印象。

演講會上,她侃侃而談台南知名的奉茶、雙全紅茶、大菜市仔、羊肉湯、米糕,也說孔廟、億載金城、安平書屋、台灣文學館、四草、台江生態園區、二手書店、謝家舊宅、莉莉水果店…,既說景,也說人,說更多的是城市常民的生活文化。這其中,有我熟悉的所在,也有我陌生的區塊;有我走過的角落,也有我始終想著哪天能去朝聖的殿堂。

她說,現在的台南沒有所謂「中山」公園,而是重新命名的台南公園,她的家鄉也換新的定位,讓她心頭一懍,彷彿年少青春的某一塊在崩解。於我,其實也是一般的心情。然,鑲嵌我心的是她說的另一句話:「每個人的心裡,都有一張自己的美食地圖。」是的,我味蕾遊走過的台南國度其實和她遇見的不盡然相同。

我的美食地圖是從鄉村媽媽餐桌上的簡單料理開始,一路跨過曾文溪小小支流,漫過靜謐鄰村的昔日小店「阿江麵店」和傳統菜市場裡的「雜菜麵」、道地糯米腸、肉羹,而後快速蜿蜒溜向繁華熱鬧的都會中心,開展出永福路附近市場內的「意麵」、筆直的府前路和體育館交會的大小店面探索、民族路夜市走逛、西門路圓環商圈生活、女中校門前的大埔街、開元路、延平郡王祠左近的吃食小攤、南門路附近的麵包店和孔廟前的肉圓、剉冰,更遠的則是健康路、水交社的某一家低矮房舍水餃館…那是我青春腳步的移動,快速而短暫,有些甚且已微微的模糊。

年輕,終究想要走得遠些。我也和其他人一樣,早早背起行囊離開故鄉,走得更遠更久,接收更多新奇美味饗宴。我的美食地圖不再只有家鄉味,混雜著各地口味,還有少許的異國風情。多年以後,故鄉台南舊時「石舂臼」的虱目魚皮粥、馬祖宮的蝦仁肉圓、黑白切,遠近聞名的劉家粽、榮盛米糕、萬川號包子…重又在旅途中相逢,遂和那過往留存心底的種種,交織勾勒出一條條脈絡分明,熠熠閃閃的標記,美不勝收。不知怎地,那滋味越是歲月風乾,質地越是純粹。

雖則我不確定,這些曾經走過曾經記得的,是否依舊如昨。往事悠悠,如舟在河,重新梳理這段記憶裡的地名、店名和府城足履點滴,心底還是浮盪著一股莫以名之的思緒,喜樂的慰藉居多,摻和著些許的悸動。畢竟!那或長或短的路程,正是我生命的遷徙。

展讀美食地圖的同時,我彷彿也在閱讀自己的片段生命史。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Monic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